《大家写凤阳》第一季采风行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18-08-30浏览次数: 来源:凤阳文联作者:祁海群 卓也 刘职伟 陈友田

  8月16日至18日,《大家写凤阳》第一季“谈古论今”篇——“探访明中都 致敬小岗村”大型采风活动,在凤阳这片风起潮涌的热土上火热开幕。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为更好地宣传凤阳小岗精神,更深入实施振兴战略,由中共凤阳县委宣传部主办、安徽商报策划的《大家写凤阳》活动,邀请省内外知名作家与媒体编辑,走进凤阳,发现凤阳,描绘凤阳,致敬中国农村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人文故事,进一步展现“中国改革之乡”——凤阳的文化形象。

  本次活动由凤阳县文广新局、凤阳县传媒中心、凤阳县旅游局、凤阳县小岗村、凤阳县大庙镇、凤阳县重点局、凤阳县民政局、凤阳县大明旅游公司、小岗弘浩书院、凤阳县作家协会、凤阳县诗词协会等协办,凤阳县文联承办。

  在采风见面会上,凤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罗圣权致辞,热情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他重点介绍了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变化与县城风景名胜等,表示“《大家写凤阳》活动不仅创意好,更是凝聚文学名家与媒体力量的文化之旅、溯源之旅,也是发现之旅、友谊之旅,希望借大家的神来之笔,描写、展现、激励正在发展中的凤阳。”安徽商报常务副总编辑赵焰代表安徽商报致辞,著名作家、凤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连侠主持了见面会。凤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贾培洋,凤阳县委常委、副县长田海松,凤阳县政协副主席印玲玲,滁州市文联副主席贾鸿彬等出席见面会。采风团作家代表徐克明作了发言。见面会上,还举行了活动授旗仪式,并抽取了题写凤阳地点、景点等内容的扇面。还欣赏了新改编并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凤阳花鼓表演等。

  采风期间,恰逢台风过境,来自上海、南京、武汉以及省内近20位中青年作家及媒体编辑,冒着风雨,先后探访了凤阳县博物馆、明中都皇故城、明皇陵、龙兴寺、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以及凤阳县在建重点工程、小岗村现代生态农业种植基地等处,并与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进行交流,重温当年改变历史的那一幕,采风间隙,大家还受邀前往东陵村合作社采摘葡萄,学习凤阳花鼓与杈拉机表演。每到一处,采风团成员纷纷展开正面题写“大家写凤阳”、反面题写凤阳诸多景点等字样的纸扇留影,创意展现凤阳文化旅游亮点。采风行结束后,众人汇聚一堂畅谈体会与建议。
  《大家写凤阳》采风创作活动共分两季,第一季为“谈古论今”篇,以“探访明中都 致敬小岗村”为主题;第二季为“看山乐水”篇,以“行走淮河岸 探秘凤阳山”为主题,有望今年9月中旬开启。参与采风的作家及知名媒体人的佳作美文,将于近期在安徽商报陆续刊登,最终将汇编成《大家写凤阳》专辑出版。
  (以下为此次采风活动分享会发言摘要)
  赵焰(著名作家、学者,安徽省作协副主席):我是第三次来凤阳了,第一次来就很震撼,龙虎之地啊,当时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散文,先发在《十月》上,后来收集在《在淮河边上讲中国历史》和《风掠过淮河长江》两本书上。凤阳一贯就是起风雷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来感受。
  王连侠(著名作家,凤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这次采风活动让我重新呼吸到文学与媒体人的气息,感受到一种幸福的味道。凤阳为打造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出了“金色游中都,红色学小岗,蓝色走淮河,绿色览凤阳”四大版块;小岗村正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改革小镇、希望原野、幸福小岗为定位,努力续写新传奇、新篇章。特别感谢各位名家对凤阳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播所做出的贡献。
  伍斌(青年作家,解放日报专副刊部主编):凤阳既有久远的历史和文脉,又有优美的世俗风物,让我开了眼界。凤阳的今天和过去是一脉相承的,这片土地上有一种精神传承了下来,这是一个能把事情做成的地方,这才是最珍贵的。
  徐克明(资深媒体人、散文作家、《东方文化周刊》原内容总监):这次凤阳之行,整个过程很饱满,有艺术有人文有历史,像大片一样。南京和凤阳的关系,是血脉相连的感情,我回去后要好好回味回味,讲好凤阳故事。
  丁东亚(青年作家,《长江文艺》编辑):这次来凤阳,感受到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力并不是来自明城墙、皇陵,而是现实中。我在东陵村听老人讲,他们的扶贫方式是让贫困户来参与,实现自身造血,这个特别好,可以像当年的大包干一样推广到全国去。
  李平易(著名作家,安徽省作协副主席):这次我要写的是凤阳美食,土菜馆里的一道粉丝确实很好吃,让我找到了凤阳美食的精髓所在。另外,我感受很深的就是,朱元璋在战乱结束后,是用较为平和友善的方式来善后,来治理,他身上有比较正面的东西。
  李国彬(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安徽文学》主编): 凤画面前,思绪万千:对于皇家来说,它曾是虚妄和贪心,对于百姓来说,它曾是祈祷和希望,对于今天的凤阳人来说,它成了象征和化身。改革开放四十年,此地,静水深流,凤凰涅槃。
  汪军(著名文化学者、作家,皖江文化研究会会长):三天的淮楚文化之旅,栉风沐雨,非常震撼。淮河文化是楚文化的东渐,这是一个大的龙头,也是安徽文化的底色。凤阳文化是楚文化中保留最好的一部分,是楚文化的一种延续。这次来凤阳,实地感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底气和色彩。
  余同友(著名作家,安徽省作协创联部主任,《安徽作家》副主编):来凤阳很多次了,这一次采风感觉最好。凤阳鼓楼上写着“万世根本”,这是初心。短短几百年光阴都成了土,什么才是万世根本?我从鼓楼下来,看晚霞满天,人们在广场跳舞,孩子和狗在四处跑闹,这一幕触动了我,“万世根本”,应该就是以人为本。
  苏北(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农行作协副主席):凤阳让我感觉到浑厚深沉,我们可以在某些地方载歌载舞,但是面对神圣博大的东西,内心的敬畏就出来了。一个城市必须在古老历史和现代文明之间穿行,我向伟大的凤阳表示敬意。
  宫礼(知名媒体人,作家,安徽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在中国历史,凤阳上过两次封面。一次是朱元璋推翻蒙元统治,回归到汉文化正脉;一次是大包干,回归到理性与常识。如果中国历史是一本书,上两次封面的凤阳多么牛。
  胡进(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宣城市文联调研员):在小岗村听当地老人演唱凤阳花鼓,把我感动到了,以前只浅薄地理解成这是一种流浪艺人的小曲,实际上凤阳花鼓里不仅介绍了自己的身世和家境,还告诉人们背井离乡说唱是为了孝敬父母养家糊口,听了让人心酸。我回去要用心写好凤阳之行。
  谢思球(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安徽文学院签约作家):零距离接触凤阳,摘葡萄,学凤阳花鼓,充满乐趣,但更多的,是感受到这方土地在历史上的民生多艰,感受到厚重的淮河苦难史。我建议,多向“80、90后”宣传大包干,不能忘了曾经的贫穷;同时要把小岗村做成中国新时代新农村的样板。
  钱红丽(著名作家):这次来凤阳感受到了与南方不一样的猎猎秋风,特别激动,我会写下来……别人口吐莲花,我一直口吐稻草,这样的坏口才似乎更激励我多思考多写,争取写出来的比讲出来的更出色。
  胡竹峰(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安徽文学院签约作家):前不久在陕西走了一圈,无时不刻不感受到那种古老的气脉,这次来凤阳吓了一跳,发现凤阳比陕西更好,凤阳的气息是欣欣向荣的,这种感觉很奇妙的,我像是一下子触到了古人的体温,摸到了文化的命脉。
  张扬(安徽商报编委,融媒体策划中心总监,橙周刊主编):600年多前,凤阳人定鼎天下;40年前,凤阳人开启中国改革传奇篇章。凤阳,曾是风暴眼,现在是海内外瞩目焦点,并且充满生机活力。此次采风活动,既有古风传承,也有时代新风吹面。

滁州政府网

Copyright 2006-2013 Powered by ahczwx.org,滁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市会峰路555号会峰大厦7楼 版权所有

电话:0550-3023728 皖ICP备14009401号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