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子祥,真名毕祥,1969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当代诗歌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副秘书长,明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品散见《诗刊》《人民日报》《星星》《中国校园文学》《诗歌月刊》《扬子江》《诗潮》《绿风》等报刊;出版诗集两部。曾获《诗刊》《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主办的征文奖。
明光风物(组诗)
夜宿静港营地星空房
夜宿静港营地星空房
卸下矫饰与面具
重获失却已久的本真与松弛
山石入定
静夜,我听到了星星呼吸
细微,均匀
仿佛恬淡心绪
虫鸣闪烁别一种星光
植物清芬让我想到
做个草木之人是多么幸福
夜色垂挂深色幕帘
屏蔽往事,隔绝尘世
了无挂碍的本心渐为发光体
心湖倒映星空
细微,均匀
我的胸膛起伏星星的呼吸
初冬时节的泊岗银杏
静立淮河北岸丰沃土地上
集体修行的阵容
成为直击人心的风景
冬藏,春发,夏长
遵循时令安排
泊岗银杏承日沐风
默默扩画着年轮
不料,初冬的金黄
迎来盛大的集会
人们携带彩色的风
汇聚银杏林
双手拢聚银杏叶
并抛向上空
定格一年中最后的灿烂
银杏缄默不语
目光向内
认真刻画即将收尾的年轮
力求圆满
法华禅庵塔
残损,黯淡
犹如曾经的信仰
原本五层,现仅存三层
这是否契合了当今世人
崇高坍塌的内在隐秘
虽已被列为文保单位
如同修缮再版的线装书
又有几人阅读
阳光依然在树叶上抄写经文
林风依然在虔诚诵经
心跳取代晨钟暮鼓
环塔一周
是否可以获得内心圆满
一些落叶在身后旋转起舞
如高于尘世的寂寥欢喜
浮山堰遗址
一
我更愿把它视为修缮一新的集体墓冢
——数十万尸首垫高梁武帝的愚蠢狂想
——以水代兵,期冀淹没寿阳
溺毙北魏将士南下的图谋
历时两载,二十万人
投石、投土、投木、投铁
投不敢表露之怨恨
终而令淮水断流
然,数月后高矗的骄纵崩塌
下游数十万生灵不幸沦为无辜漂木
液态兵将瞬间化作泡沫
历史笑料与世人太息
但,并非一无是处
作为一处南北朝时期军事设施
为研究当时水利工程提供了标本样品
二
烽火台不再传递狼烟
惟传递和平阳光
“镜清砥平”的淮水不再低声呜咽
而是轻吟“天下安澜”
层叠台阶发出悦耳的乐音
登及堰顶
一千五百年前的惊雷已化作希声
更多的游客把它看作普通景点
轻松表情里了无历史的凝重
时间流逝似汤汤淮水
装满希望的货轮驶向浩瀚的未来
老嘉山
嘉木葱茏
涌卷绿色云涛
原始次生林
所散发出的野性气息
唤醒我体内沉睡已久的集体无意识
我以人之初的本真潜入其中
朽木倒伏,无人问津
盛木入云,无人喝彩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死亡和新生的气息混合在一起
显得格外迷人
天道无亲
溪水唱着永恒的歌曲
我以木质的心、旋转的湖水
感受生命荣枯
体悟不可知的奥秘
黄寨草场
脚下都是
草,草,草
心绪般挤挤挨挨
铺展开来
延宕出辽阔的大美
满眼都是绿色
几株杂树升腾宁静的碧云
偶现的石头如无字碑
静待游人用笔饱蘸绿色的汁液
题写慨叹
一只叫不出名字的山雀
沿途或栖或飞
似有意无意的向导
一群牛在路边
啃食多汁的春色
对于我们的到来
成年牛表现为淡然
唯有眼含童真的牛犊
与我们互致好奇
环飞相伴的牛鹭
仿佛是牛儿笨拙的现实躯体里
逸出的轻盈之梦
草场的尽头
宁静的跃龙湖湖水氤氲绿色梦境
一只黑水鸡在欢快游动
似一滴墨点,随时都有溶化的可能
仿佛那就是我此刻醉了的心魂
石村何郢今昔
囫囵,实在,不藏心眼
做事执着,任劳任怨
因农事所需,石头
被凿出棱角,塑造成各种形状
成为朴拙农具——
石碾让铺展开来的谷物
交出黄金与谷粒
石磨令谷粒交出洁白与齑粉
石杵与石臼
让性格刚烈的辣椒、蒜头
酥软如泥,成为生活的佐料
石头做成槽
做成家畜的餐具
磨刀石磨去锈迹斑斑的懈怠
神采奕奕的镰刀走向金色田野
石凳、石桌承载石村的悠闲时光
开饭时间
娘的呼唤伴随炊烟忽高忽低——
来家吃饭喽,石头、石柱、石蛋、石骨碌……
一群尘土满面的小石头
风急火燎、画着弧线地往家赶
时光荏苒
石头农具退出历史舞台
让位与喝油的钢铁
机械化播种、收割、脱粒、机碾
而今,它们已成为记忆与乡愁的载体
石村具有鲜明特色的装饰
石溪潺潺流淌着当下生活的甘甜
和幸福万年长的愿景
那些石头农具静卧村中
风雨沧桑的皱纹与疤痕里
沉寂着昔日荣光
在广场舞欢快活泼的节拍中
我用手掌与目光
一遍遍将它们抚摸
一份粗砺的温暖与感动
电流一般,流布全身
初审|陶昌斌
审核|王玉荣
审签|张 毅
Copyright 2006-2013 Powered by ahczwx.org,滁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市会峰路555号会峰大厦7楼 版权所有
电话:0550-3023728 皖ICP备14009401号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229号